原文標題:大益茶文化解讀系列|NO7·金針白蓮
愛蓮
喉潤浮靈岫,齒香韻無窮”
喉潤浮靈岫,齒香韻無窮”
“金針顯毫光,白蓮生清風;
從“愛蓮說”到“金針白蓮”
蓮花,又叫荷花、芙蕖、水芝、水蕓、水目、澤芝、水華、菡萏、芙蓉、玉環(huán)、六月春、中國蓮、六月花神、玉芝、凌波仙子、水宮仙子、君子花等。單看名字就知道古人對荷花有多推崇了。
歷代大文豪們和文人墨客,都不吝紙墨借荷抒情,以荷明志。
南北朝的《西洲曲》寫道“采蓮南塘秋,蓮花過人頭。低頭弄蓮子,蓮子清如水。”
李商隱寫下“世間花葉不相倫,花入金盆葉作塵。惟有綠荷紅菡萏,卷舒開合任天真?!薄凹t菡萏”是未開荷花,也就是荷花花苞。
宋代楊萬里更是對荷花情有獨鐘,寫下耳熟能詳?shù)拿洹敖犹焐徣~無窮碧,映日荷花別樣紅”,“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頭”。
明朝徐渭寫有“鏡湖八百里何長,中有荷花分外香;蝴蝶正愁飛不過,鴛鴦拍水自雙雙?!?/span>
荷花,在詩歌中的出場,總是充滿詩情畫意的。
文中經典:《愛蓮說》
茶道君很喜歡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的《愛蓮說》。這篇代表性的文章通過對蓮的形象描寫,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,也表現(xiàn)了作者對高尚情操的追求,對正直人格的仰慕。
文章言簡意賅,文采斐然,茲錄如下:
“水陸草木之花,可愛者甚蕃。晉陶淵明獨愛菊。自李唐來,世人甚愛牡丹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遠益清,亭亭凈植,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。予謂菊,花之隱逸者也;牡丹,花之富貴者也;蓮,花之君子者也。噫!菊之愛,陶后鮮有聞。蓮之愛,同予者何人?牡丹之愛,宜乎眾矣。”
蓮花實為百花叢中的賢君子:“出淤泥而不染”是不與世俗同流合污;“濯清漣而不妖”代表著純真自然,不顯妖媚;“中通外直”則體現(xiàn)為內心通達,行為正直;“不蔓不枝”,即不攀附權貴;“香遠益清”,乃美名遠揚;“亭亭凈植”,為高潔獨立;“可遠觀而不可褻玩”,自尊自愛,令人敬佩。
茶中經典:金針白蓮
大益有一款茶,不僅名字獨特,用料講究,而且香氣、韻味、意境都很接近蓮花之品格,那就是金針白蓮。
金針白蓮(原名“白針金蓮”)為勐海茶廠首創(chuàng),屬普洱熟茶之經典。其配方源自云南歷史名茶“女兒茶”,采用高級別的茶青,配以大益數(shù)十年精湛發(fā)酵技術制成。
因該茶芽頭顯露,金毫突出,且其芽緊細似針,是為“金針”;色澤栗色泛灰白,透荷香之氣,獨具“蓮韻”,是為“白蓮”。故名之為“金針白蓮”。
這款茶,其內質湯色紅艷;滋味甘醇、順滑、細膩;香氣綿綿,陳香之中,帶有荷香。
茶道君鐘愛蓮花,自然也十分愛金針白蓮。
金針白蓮的美,是一種潔凈的美。干干凈凈的茶,干干凈凈的人,如素色的荷蓮,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,見過世間黑暗,內心依然澄澈;遍歷風雨坎坷,也依舊保持初心與善意。
金針白蓮的美,是一種素雅的美。有時如溫柔大度的賢淑女子,有時又如溫文爾雅的謙謙君子。素雅,是淡到極致的美,沒有瑰麗的色彩與渲染,卻自有氣質藏于其間,坦蕩、真誠、自然,“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美"(莊子語)。
有的茶人說,我怎么喝不出荷香?
其實此茶重意而不重形。東方藝術的美,是朦朧的,空靈的,意境的。這種味外之味的美感,在于若有若無之間所建構的一種韻致。
正如朱自清的《荷塘月色》描述淡淡月色之下,脈脈流水之上的荷葉的美,朦朧之中,美不可言。
“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,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。葉子出水很高,像亭亭的舞女的裙。層層的葉子中間,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,有裊娜地開著的,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;正如一粒粒的明珠,又如碧天里的星星,又如剛出浴的美人。微風過處,送來縷縷清香,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?!?/span>
素雅、潔凈的金針白蓮的幽幽陳韻,與那美麗動人的荷花一樣,已經超越了具象,超越了滋味;
茶與荷花,仿佛都有了生命力,變成了富有詩情畫意的藝術形象,變成美的化身。
茶道君不禁想:如果在云白風清、葉翠花紅的荷塘邊,用素雅的碗碟,素凈的茶具,用清澈的泉水,來泡一壺金針白蓮,在蓮香陣陣中,寧靜從容,澄澈心靈,該是人生多大的享受與幸福啊!
@大益茶道院
End